上一页|1|
/1页

主题:境外置业渐热 投资楼市有技巧

发表于2007-04-19
美国、加拿大、德国……由于具备完善的相关法规,这些国家近期已经成为中国人境外置业的首选地。那么境外购房究竟有哪些利弊?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又有什么样的购买技巧? 

    华人买家受关注 

    美国主流地产界一直较忽略华人地产市场,但近期很多的美国地产公司开始极为关注华人买家,更有部分有远见的主流地产公司将新策略转向华人市场。据全球著名房地产中介代理机构21世纪不动产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一度持续火爆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显露急剧降温迹象。而在美国这股房地产寒流中,纽约曼哈顿的房价却逆市走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业内人士瞄准年轻华人实力投资者。六年来,在曼哈顿购买住宅的华人确实越来越多,而且选择水准也逐步提高。 

    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华人在近十几年的纽约移民中,是拥有房屋比例最高的族裔,由10年前的37.3%增至46.7%。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印裔由25.4%增长到37.5%,第三位的俄罗斯裔则维持在24%左右。目前,华人的整体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在美国各族裔中排名前列,大部分都属于中产阶级。华人历来有储蓄的习惯,而且擅长通过严格控制生活预算攒足购房款。与其他族裔相比,华人在“炒房产”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这就是因为购买了房子因而也就对房地产市场有了了解和认识,知道了买卖房屋的赚钱之道,加上灵活的经商头脑,让很多华人在房地产市场上如鱼得水。 

    楼市投资讲时机 

    2002年,在美国工作的许先生因为太太和孩子要从国内去美国定居而打算买房。他的同事王先生因第二个孩子已经大了,需要增加居住的房间,也决定买房。他们同时看了几套公寓,当时的价格为23万美元左右。许先生觉得地点差些,还有些贵,想等等看看能不能落价,再说反正太太和孩子还没有来,而王先生没有想太多就买下了。 

    2004年,王先生在经纪人的帮助下,以35万美元的价格将那套公寓卖掉,用近10万美元的获利当作首付款,购买了一套总价59万美元的别墅。就在卖房时,王先生曾询问过仍在继续看房的许先生,并表示可以以稍低的价格优先卖给许先生。当然,许先生在心理上是无法承受23万美元的房子在两年后涨到35万美元的事实,更不愿意买了。仅是一念之差,许先生现在仍与妻儿租公寓,而王先生却与妻儿住“豪宅”。现在,王先生房子的市值为66万美元,即使房市下跌,对于以居住为目的的他来说,影响也不大。 

    为了吸引更多中国人在美国投资房地产,美国相关部门曾多次组织考察团,邀请中国经济界人士来美考察房地产的现状和发展。曼哈顿最大房地产经纪公司科科伦集团的经纪人胡丽丽分析说,华人买房喜欢付现金,因此颇受房地产经纪人的欢迎。而且华人普遍对股市等不太熟悉,因此房地产成为投资首选。现在美国房价出现下跌趋势,不少华人认为是投资的好时机。 

    境外购房有技巧 

    美国、加拿大、德国……由于具备完善的相关法规,这些国家近期已经成为中国人境外置业的首选地。炒房也好,自住也罢,越来越多住宅永久产权国家的房产证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闻名遐迩的温州炒房团更是闻风而至,温州商人已经在40多个国家开设了公司,购买住宅更不在话下。那么境外购房究竟有哪些利弊?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又有什么样的购买技巧?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香港太平洋国际集团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贾卧龙博士介绍,应首先明确哪些人在境外购房,目前,投资人群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他们具备海外物业的投资意识、习惯以及购买力;二是留学生家庭,有在海外长期居住需求并希望通过物业投资获得回报;三是有移民或海外度假需求的人群。后两类需求增长比例非常迅速,并且将是海外房产与交易的主流。 

    “行不行”、“值不值”是贾卧龙提醒意向投资者关注的要点。在他看来,了解当地住宅市场的政策法律和供求关系是国内投资者国外置业的“敲门砖”。毕竟对于投资者来说,住宅的升值潜力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通过外汇融资、审核过关的难度比较大。”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专业代理公司往往会安排多种途径供投资者选择,“最快捷的方式还是依照当地法律,使用自有外汇资金在国外直接购房
发表于2007-04-25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