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呼和浩特让社区文化先“富”起来

发表于2006-11-27
“社区文化活动使我们老年人心情愉悦、心境平和、老有所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青城秧歌队”的队长刘淑珍高兴地告诉记者。60多岁的她衣着鲜亮、新潮,下腰、劈叉“根本不在话下”,要不是看到全家福上她20多岁的长孙,记者真不敢相信她已年过花甲。
谈起她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经历,刘淑珍滔滔不绝。她说,退休之后,单位组建了秧歌队,她被选为队长。她所编排的秧歌动作既区别于东北大秧歌,又不同于山西、陕西的秧歌,而是融入了许多优美的、独创的舞蹈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她的秧歌队在参加的各种社区活动比赛中屡屡获奖。“呼市2000年国际老年秧歌大赛优秀奖”、“2000年锡林地区大秧歌表演赛优秀奖”等殊荣让刘淑珍兴奋不已。
刘淑珍告诉记者,她已不再满足于秧歌表演了,她还学习国标舞、民族舞、体操,而且把这些舞蹈动作都编排并融入到各种社区健身活动中,让更多的老年人有休闲和娱乐的空间。
“通过参加各种社区活动,秧歌队的队员们变得比以前更加宽容和忍让了,思想境界提高了,心态自然平和,生活非常充实。”
其实,许多像刘淑珍一样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所以,呼和浩特的社区文化在短短几年中,无论是规模、人数还是品位都在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了群众性。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文化局了解到,从“金旺角”首届呼和浩特赛罕社区文化节到“滨海情”呼和浩特首届社区文化节,仅今年1年,呼和浩特市就先后有9个社区参与了社区文化节。活跃的社区文化氛围让自治区首府的许多社区掀起了一股创建和谐社区的热潮。
此外,为配合昭君文化节,呼市各级政府在本辖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社区文化活动。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大家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和热情融入到文化的大氛围中。社区内以往打麻将、酗酒等不良社会风气一扫而空,邻里感情增进了,大家的心情也愉悦了。
今年夏秋季节,“百人绘画”、“千人群演”、“万民之夜”这些社区文化节活动节目单上的字眼,足以体现出呼市社区文化的规模和气魄。“家庭才艺晚会”、“宝宝全能大赛”、“家庭趣味运动会”、“万人扑克大赛”、“手拉手·邻里情家庭才艺晚会”,也着实让男女老少、街坊邻居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和谐、融洽氛围不言而喻。 
呼和浩特市文化局王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去年开始,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对社区文化特别重视,从自发到有组织地举办,首府的社区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他说,社区文化体现了社区的地域特点,是居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实质上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现。社区文化节上的歌舞、曲艺等节目也丰富了地方文化的内容。
王局长还说,发展至今,呼和浩特市的社区文化可以说是全民参与、全社会关注,目前已发展为政府主导、文化部门承办、群众参与、企业赞助的全新模式。社区文化得以很好地发展,主要在于群众的参与、互动,再加上企业的赞助以及政府部门的推动。这样才有了社区文化发展的广阔空间,才真正使社区文化先“富”起来。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通过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起到化解矛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作用,使社区这个“文化单元”成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发表于2006-12-31
谢了.学习中,先顶
发表于2007-01-26
发表于2007-04-30
顶一下吧~ 很少见的好帖了
发表于2007-04-30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