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秋季人才招聘会:大型公司受捧 服务岗位遇冷

发表于2013-11-04

11月2日9时,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呼和浩特市工商管理局、呼和浩特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承办的主题为“促进就业、共筑和谐”2013年呼和浩特市秋季大型人才招聘会在内蒙古展览馆拉开帷幕,不到10分钟,会场就挤满了求职者,场面异常火爆。

【统计】

达成就业意向过万人

9时30分,记者跟随着求职大军来到二楼的展厅内发现,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被求职者围得水泄不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没想到人这么多,我打算先看看,再挑几家心仪的企业投简历。”前来求职的内蒙古财经大学大四学生李婷边往展位前挤边对记者说。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共有114户企业前来纳贤,提供就业岗位437类,招聘人数达3631人。据统计,当天共有5.1万人次入场求职,12554人达成就业意向。

【现状】

餐饮服务岗位常招常缺

记者发现,在金太阳大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展位前,前来问询的人很少。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赵副主任告诉记者,目前该饭店对客房服务员、中餐厅服务员、传菜员、保安员等基层岗位人员的需求量较大。这些岗位的月工资均在2500~3500元之间,一经录用均包食宿,而且享受每月的全勤奖、季度奖、工龄工资、节假日福利等待遇,但仍没有吸引来更多的应聘者。

据介绍,今年第三季度,全区重点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分布分别是: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制造、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7.48%、17.32%、12.73%、10.24%,以上行业占总需求的57.77%。由此可见,上述行业是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集中且较多的行业,尤其是住宿和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将对扩大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此,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伯君认为,目前,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存在。餐饮服务岗位之所以常招常缺,是因为人们对餐饮服务业有一定的偏见,是一些大学生,拿着“高学历”放不下身段,又加之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耐劳,“这就需要求职者转变求职心态理性就业,从基层做起,先就业,后择业。”

【观察一】

工作环境差求职者少

与众多的展台前挤满求职者的情景不同,中石化服务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和内蒙古金瑞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则少人问津。

中石化服务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主要招聘加油员。记者在该公司展位前观察发现,许多求职者询问后都笑着摇摇头,走向了下一个企业,招聘会已经进行了1个小时,但该公司展台上只有4份简历。该公司室的工作人员呼和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找工作时有眼高手低的现象,觉得工作比较辛苦,就不愿意干。

内蒙古金瑞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赵娜则告诉记者,她很理解求职者对工作环境的挑剔,“我们招聘的岗位是操作巡检员和DCS操作员,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你想,谁愿意在环境相对艰苦的化工厂工作呢?”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求职者应该放宽求职范围,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要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刘伯君说。而对于那些招工难的企业,刘伯君认为,应该将门槛降低,放宽招人条件;招聘工作一定要透明,将薪资待遇、社会保障性待遇等全部公开。

发表于2013-11-04

【观察二】

专业性人才短缺

同样作为冷清的招聘展位,呼和浩特市刘氏口腔医院却有着不同于其他招聘单位冷清的原因。展台上共有14名求职者填写了求职简历,记者翻阅简历发现,大多数求职者选择的职位是高管人员,而像口腔医生一类的岗位则难觅人才。

“像口腔医师这个岗位,需要专业性强的人才,学这个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少,而且许多口腔专业的学生在上半年还没毕业就被各大医院‘抢’走了,所以出现了求职者少的现象。”该院院长刘江桥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难觅人才是因为所招岗位专业性较强而造成。

【措施】

搭建用工平台解决招工难

当日10时许,在内蒙古展览馆一楼大厅,有5名应聘者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工用工合同。据介绍,这5名应聘者都是通过“呼和浩特地区企业用工平台”查询企业用工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在招聘会现场的求职者王雷除了到招聘会寻找合适的用工单位,还会在网站上浏览招工信息,他告诉记者:“网上的招聘信息多,但是很多都名不符实,4月份我应聘到一家公司,干了两个月,老板一直借口没钱不给发工资,无奈之下我只好辞职。现在有了专门的平台,应聘者的权益能有所保障,对于像我这样的求职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就业服务工作的高效化、常态化,2012年,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和呼和浩特市个私协会联合研发了企业用工信息系统,建立了“呼和浩特地区企业用工信息平台”,平台设置了企业招聘、企业服务、咨询等一些栏目,为企业发布用工信息,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在用工企业和求职人员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截至目前,已有近4000家企业累计发布用工信息9000余条,涉及企业管理、软件研发、产品销售等百余种岗位,日点击率多达上千次,有近500人通过平台信息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此外,在招聘会现场内蒙古青年创业促进委员会与新办的16家企业签订了无息贷款协议,并为16人发放了107万元的贷款。同时,由伊利、蒙牛等大中型用工企业与自治区部分院校签订了用人合同。

【相关链接】

前三季度13818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11月2日,记者就首府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采访了刘伯君。刘伯君告诉记者,目前,首府地区的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9月,13818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完成年度计划的94%。

此外,前三季度首府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675人,完成年度计划4万人的96.9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653人,完成年度计划9000人的118.3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917人,完成年度计划6000人的98.6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3%,控制在全年3.8%的目标任务之内。

发表于2013-11-04

现在的大学生太多了,国家的政策让年轻人尽量进入去了,社会压力小,但就业问题没有同步解决。
其次就是大学的学习内容比较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就业还不如一些职业大专,这些的毕业生出来就能开展工作,普通大学生需要两年培养
再就是大学生的眼界高点,比较不容易接受普通的工作。

发表于2013-11-04

首先我不认同这个就业难的观点,第一点,大学生比大学以下学历者就业更容易,这是将大学生和初中高中生归为一类的说法。第二点,专业,大学有很多专业,土木,建筑,农业研发,工业设计,机械自动化,电子技术等,我敢说这些都是很缺人才的方面,大学生都统称为大学生,但专业不同,对应的人才需求就不同。根据第二点得出,企业用人也属于交易,是存在需求和被需求的,同时也是存在价格的,双方必须价格上能谈得拢,同时又互相被需求才能形成聘用关系。而且市场对三大基础业,工业,农业,服务业的需求是最大的,前两个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被市场需要的,服务业是属于工业,农业的附加和分支,而其他一些行业需求就相对较低,例如,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的大学生,社会对他们需要的数量小,那么只有失业了,如果他是机械工程师,那么这个需求肯定是很大的。他肯定就能很好找工作。这里就说明,社会对各方面需求的人才和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对不上,比如,有20W大学生,社会需要工业人才20W,结果却只有5W,都去学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这方面又只有5W需求量,那么就剩下15W失业了,就被迫从事其他行业。所以如果能根据社会需要去学专业,才能最大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发表于2013-11-04

学生的心态浮躁,过份关心收入、工作量等等,而试的问题却茫然无知。

发表于2013-11-04

尽管许多学生不愿承认,而过多地强调客观的原因和所谓"权利"、"个人意识"、"人的尊严"等等,可是由于学生心态不端正,造成就业困难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就业困难不仅是一次应聘不成功,更多地体现在学生毕业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的更换单位,或被单位辞退,或是主动辞职,总之不能定位。

发表于2013-11-04

学生就业时往往急于通过就业收回多年来求学的付出,他们过高估计自己的学识能力,处在一种以自我为的思维模式里,很少或根本没有想过他们能为所服务的企业创造什么,因此他们的心态就表现得急躁,即使被企业录用了,也不能耐心地学习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更糟糕的是比较懒,把工作当作负担,能少做尽量少做,大学生上班网聊是各个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学生们对报酬的要求却是很高,只要工作了几个月,他们就会主动提出加薪要求,加薪的理由往往不是他为企业作出了什么贡献,而是因为他认为已经做了几个月了,就应该加薪。

发表于2013-11-04

学生之所以形成浮躁而不切实际的心态,与家庭、社会环境,与体制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发表于2013-11-04

城市里现在达到就业年龄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自小在以"我"为的环境里生长,因此他们来到社会上,习惯于以自我为,较少为他人着想,不能客观地考虑自我怎样才能融入社会,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相差很远。

发表于2013-11-04

很多学生对社会、对家庭缺少感恩心理,他们提出种种无理要求时十分坦然,从不因为自己无所付出而抱有愧疚之心,好象整个社会都欠了他的。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