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注意!新一轮高考改革:“班主任”变“辅导员”

发表于2016-01-26

按照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除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自主选考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其他课程。在这种政策背景下,的组织、学生学习状态乃至校园文化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高习将会呈现怎样的趋势?请看部考试命题副主任高升撰文解读↓↓

 


“走班模式”将取代“固定班级授课模式”

 


 

 

建国至今,每次高考改革都给带来改变。但无论怎么变,有一点几十年来始终雷打不动,那就是每个班级一定有自己固定的教室,的基本状态是“学生不动老师动”——学生在固定的教室里学习,教师则穿行于不同的教室(班级)进行授课。


但是,新一轮高考改革之后,这种状况完全倒过来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变成了“老师不动学生动”——老师在固定的教室授课,学生则奔走于不同的教室去听课。本轮高考改革之后,“班级”、“同学”、班主任”等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的概念也将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很大程度上会淡化甚至不存在了,因为学生是流动、不固定的。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当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已不复存在,班主任”这个名义即便仍然保留,其真实涵义和具责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如果说以往的“班主任”更像一个事无巨细统包统揽的“保姆”,那么今后高中“班主任”这一角色可能会更接近于大学里的“辅导员”。

 

 

“分层”将成为的“新常态”


 

 

在大多数高中,英语这个科目很可能会分成“快班”和“慢班”,实行分层。原因是新高考规定英语实行多次考试,考生在高二即可报考。那么,极有可能一部分学生会试图在高二就将英语“拿下”,以便在高三集中全力冲刺其他课程。这部分学生必然要求在高一和高二时大大加强英语学习力度,“英语快班”将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学生则倾向于充分利用高中三年时间积聚实力,到了高三时再一鼓作气考英语,那么这些学生会要求按正常进度学习,那么就必须设“英语慢班”。当然,这里所说的“慢班”其实并不“慢”,只是相对于前面的“快班”而言。


另一方面,学生一旦进入高中,其本人和家长必然会尽快对其三年后将要选考的高考科目做出规划。在理、化、生、史、地、政、技这7个科目中,同一个科目,有的学生只将其作为学考科目,有的学生则会将其选定为高考选考科目。


学考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达到高中毕业标准即可;选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将在高考中面临激烈竞争。因此,虽然是同一个科目,作为学考还是作为选考,二者的要求和难度差距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在高中一年级就不得不将这7个科目的每个科目都分成“选考班”(快班)和“学考班”(慢班),实行分层。这样一来,的管理和组织将面临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新问题,作为中长,首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必须设法提供足够多的教室,而且由于每个科目、快班慢班的人数并不相等,所以这些教室还应分成大、中、小等不同的规格,才能满足需求。

 

不同学科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显著分化

 


按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语、数、英是每个学生必须报考的必考科目,而且分值进一步提高,在录取中所占权重进一步加大。那么毫无疑问,语、数、外在未来的中将成为核心,的课时安排、师资配备、资源都将更进一步向这三个科目倾斜。


与此相对,其他科目则会在客观上受到一定影响,有的科目可能由于未来就业形势更加乐观,在高考招生中专业口径更宽,将其作为选考课的学生会“门庭若市”,这些科目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显著提升;有的科目则可能只有少数学生选学。作为校长,对这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应有预判和预案,未雨绸缪,从现在起就着手考虑对教师队伍和资源进行重新布局。

发表于2016-01-26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发表于2016-01-26

看看来了

上一页|1|
/1页